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3):1 ﹒高凝血期.包括:①心搏出量减少,心音无力、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休克在DIC时发生率约为40%~70%,其原因和机理如下:1 ﹒与原发病有关,若系败血症,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能引起中毒性休克。4 ﹒ Ⅻ因子、血管舒缓素、激肽与补体系统激活使休克发生。激肽破坏细胞线粒体,释放溶酶体酶,抑制心肌收缩,加重休克。上述因素使休克越来越严重,往往发展成为不可回逆性休克(表4‐7‐。 ......

——《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 第四篇 出血性疾病 > 第七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作者:廖清奎
参编:符仁义,李丰益,李强,高举,陈福雄
页码:754-75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