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床常见的婴儿痉挛症发作很少呈局灶性且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脑电图的特殊表现,研究者们提出该病的病变定位在脑干的假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Hrachovy等[ 4 ]认为本病的症结在于分别位于蓝斑和中缝背核的抑制性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与之比邻的脑桥兴奋性胆碱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失调,这些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失调最终导致胆碱能系统的传出减少。人们对婴儿痉挛症患者单胺类递质代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5,6 ],进一步肯定了这个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