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和浆细胞的活性有关,使γ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生成减少,淋巴组织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疟药有两种,即氯喹和羟氯喹。羟氯喹因易进入细胞核和溶酶体,其浓度较高,所以效果比氯喹好。血沉小于30mm/小时,C‐反应蛋白低于20mg/L的病情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每日口服400mg羟氯喹有较好的疗效,所以提示抗疟药对于早期和轻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一旦出现视网膜炎早期症状应停药,改用促进氯喹排泄的药物如氯化铵、大量维生素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