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DI C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正常状态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其分布广、吞噬功能强的特点,可吞噬、清除血液中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溶酶、FDP、激活的凝血因子及内毒素等。因此,当一些病因(如细菌,坏死组织等)使该系统功能受到抑制或损害时,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机体的正常抗凝机制,容易引发DI C。通常,妊娠末期妇女因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增高,血小板,凝血因子(如Ⅴ、Ⅶ、Ⅸ、Ⅹ、凝血酶原)及血浆Fbg增多,AT‐Ⅲ及纤溶酶原(PLg)降低而呈生理性高凝状态,故一旦发生产科意外(如宫内死胎、胎盘早剥和羊水栓塞等)。因 ......

——《临床病理生理学》
书名:《临床病理生理学》
栏目:临床病理生理学 > 第七篇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第二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一节 DI C 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肖海鹏 杨惠玲
参编:王迪浔,王建枝,王树人,王荷花,王新红
页码:395-39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