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3﹒1 口腔、皮肤黏膜表现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皮肤损害较为常见,发病率为10%~25%不等,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肉芽肿性、反应性以及继发于基础疾病所致的营养不良,多与疾病活动度有关。坏疽性脓皮病起初为软的丘疹样红斑,进而演化为青紫色脓疱疹,中央区坏死,继而溃疡形成,皮损可单发,也可多发。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也有报道,最常见的为银屑病(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生率约7%~11%,正常人群约1%~2%),皮肌炎、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等罕见,其他如白细胞裂解性脉管炎、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也有个别病例报道。但尚不确 ......

——《炎症性肠病》
书名:《炎症性肠病》
栏目:炎症性肠病 > 第二篇 临床篇 > 第十二章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作者:冉志华 刘文忠
参编:丁佳,万燕萍,马雄,王霞,王天蓉
页码:294-2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