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定义

Otman根据基因与环境对疾病作用的形式,定义了五种不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见图15‐4。如常染色体隐性疾病苯丙酮尿症(PKU),当患者有两个致病等位基因(纯合子)时,患者将缺乏一种将苯丙氨酸转换为酪氨酸的酶,从而在出生后导致苯丙氨酸堆积从而引发智力障碍。即便患儿并非致病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但由于其母有关酶的缺乏,在子宫内也有可能发生苯丙氨酸堆积。如干皮病(xeroderma,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紫外线辐射和皮肤癌的关系。例如A lpha‐1‐抗胰蛋白酶缺陷、吸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之 ......

——《现代流行病学》
书名:《现代流行病学》
栏目:现代流行病学 > 第十五章 交互作用 > 第五节 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
作者:谭红专
参编:詹思延,栾荣生,李立明,施侣元,乌正赉
页码:293-29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