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致病】

疟原虫的致病机制与侵入的虫种、虫株及其数量和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输血感染诱发的疟疾,不经过疟原虫的红外期发育,因此潜伏期一般较短,与输入血内的红内期疟原虫数量呈正相关。初发患者或不同种疟原虫混合感染时,或有不同批次的同种疟原虫重复感染时,疟原虫增殖发育不同步,发作间隔则无规律,多不典型。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内期疟原虫(寄生于特定亚型的DC细胞内)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经数周、数月至数年(三日疟曾有长达53年的病例报道)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疟疾再燃( recrudes ......

——《人体寄生虫学》
书名:《人体寄生虫学》
栏目:人体寄生虫学 > 第二篇 医学原虫学 > 第十章 寄生于血液或组织中的原虫 > 第三节 疟原虫
作者:吴忠道 诸欣平 詹希美
参编:刘佩梅,苏 川,曾庆仁,王 恒,张唯哲
页码:106-108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