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例]一、对偏心切削效应的修正

患者女性,24岁,教师,3年前曾行双眼近视手术,术前屈光状态如下:验光:R - 12 ﹒ 00/- 1 ﹒ 00 × 90 ° 0 ﹒ 8。由于此患者存在偏心切削效应,且波前像差图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较吻合,高阶像差值较高,故决定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手术模式进行再治疗,试图在改善屈光状态的同时,降低高阶像差,修正偏心切削效应。因检查右眼术后像差图时瞳孔小于6mm,因此系统未计算像差值,但从像差图的形态可以看出术后像差明显减小。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术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偏心切削效应明显改善,患者诉原不适 ......

——《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
书名:《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
栏目:波前像差与临床视觉矫正 > 第二篇 波前像差、波前屈光与波前矫正 > 第十章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 > 第八节 波前像差引导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特殊病例
作者:王雁 赵堪兴
参编:LarryThibos,DavidAtchisonSchoolofOptometry,StevenC﹒Schalhorn,W﹒Neil﹒Charman,JunzhongLiang
页码:218-22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