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甲醛溶液法(formaldehyde solution test)

皮下注射甲醛溶液立即引起C纤维自发活动增强,经快速的单突触递质传递到脊髓投射神经元,并继以第2时相传入暴发,广动力背角神经元激活,从而引起疼痛。大、小鼠足底皮下注射甲醛溶液所造成的疼痛反应分为2个时相:0~10min为第1时相(早期相),是甲醛溶液直接刺激C纤维所致。10~60min为第2时相(迟发相),有炎症机制参与。阿片类镇痛药对这2个时相均有抑制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只对第2时相起作用。2 ﹒注射甲醛溶液90~120min后疼痛反应明显减轻,故不宜观察起效慢、作用时间长的镇痛药物效果。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
书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
栏目: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 > 第十三章 发热、疼痛动物模型及抗应激实验方法(The animlodsffvrptx-) > 第二节 疼痛动物模型 > 二、化学刺激法疼痛模型
作者:李 才
参编:任立群,于晓艳,井玲,石艳,任立群
页码:4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