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第三节 抗分枝杆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据WHO估算,全球约有1 / 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每年有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为有效治疗杀灭感染菌、防止耐药的产生和疾病的复发并缩短疗程,目前主张联合用药。所谓一线抗结核药物是指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利福布汀,利福霉素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相当强,细菌对利福平耐药时,建议不再使用利福布汀和利福喷汀,因而本节主要介绍前4种药物和链霉素的作用机制和分子耐药机制。至今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异烟肼耐药做了多方面的研究, kat G基因和(或) inhA基因突变可以解释多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 ......

——《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书名:《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栏目:微生物耐药的基础与临床 > 第三篇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及耐药性检测和研究方法 > 第二十二章 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与检测
作者:张卓然 张凤民 夏梦岩
参编:王镇山,付英梅,刘克辛,孙文长,王 丽
页码:418-42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