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907年,George Whipple首次在被感染的组织切片上,用银染色法发现有“杆状菌”。1960 — 1961年,来自不同实验室的资料同时报道,在电镜下观察到此独特细菌的结构特征,有特征性的细胞壁,大小约0.25 μ m ×(1.0~2.0)μ m,受感染巨噬细胞及巨噬细胞外组织Schiff过碘酸染色(PAS)阳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PCR技术在活检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应用,从杆菌中发现了一段由1321个碱基组成的16s核糖颗粒的rRNA,经种系基因分析,认为该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放线菌,与任何其他已知 ......

——《十二指肠疾病》
书名:《十二指肠疾病》
栏目:十二指肠疾病 > 下 篇临 床 篇 > 第18章 Whipple病
作者:邓长生 夏 冰
参编:冉志华,黄梅芳,刘诗,陈志芬,但自力
页码:192-19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