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病因是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发生结构改变,导致其指导合成的抗肌萎缩蛋白量降低而致病。主要为近侧肌群肌肉无力。骨盆带肌肉首先受累其后累及肩胛带肌,伴有肌肉假性肥大,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需轮椅替步的平均年龄为27岁,部分晚期患者有肢体挛缩及骨骼畸形。其他:智力多正常,死亡的平均年龄为42岁。群体发病率约1/3万活产男婴,致病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p21.3。预后与防治:预后比D MD好一些。19岁男性,身材瘦弱,骨盆带、肩胛带肌群萎缩、无力。肌酸磷酸激酶活性高,智力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