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因及分类

主要类型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与醛固酮瘤,其他少见类型包括原发性肾上腺增生、肾上腺醛固酮癌、异位分泌醛固酮的肿瘤及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Ⅰ型及Ⅱ型)。融合基因的5 ′端为部分11‐β羟化酶基因,3 ′端为部分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因此编码的蛋白具有醛固酮合成酶的活性。正常时醛固酮合成酶在肾上腺球状带表达,而11‐β羟化酶在束状带表达,嵌合基因的形成导致醛固酮合成酶在束状带异位表达,并受ACT H的调控,所以患者醛固酮分泌可被糖皮质激素抑制。因此凡是一个家系中出现两个以上的确诊的原醛症患者,醛固酮不能被地 ......

——《内分泌内科学》
书名:《内分泌内科学》
栏目:内分泌内科学 > 第四篇 肾上腺疾病 > 第二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作者:陆召麟 宁 光
参编:王鸥,王姮,王卫庆,邓洁英,卢琳
页码:128-13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