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上皮化生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肠上皮化生的最重要病因,现已得到广泛的认识。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IM )是指胃因有腺被肠腺样腺体所替代。有关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相关性早已提出,但其机制尚不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开始时呈灶状,多起始于胃角小弯侧,逐渐波及胃窦,继而胃体。在多数情况下肠上皮化生是由于胃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由分化成熟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逐步发生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小肠型上皮所代替。目前肠上皮化生仍主要根据病理进行诊断,内镜诊断也有一定价值,但诊断率低。根据肉眼形态学特征将肠上皮化生分为四类: ①淡黄色结节型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
书名:《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
栏目: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 > 上篇 总论 > 第4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
作者:池肇春 邹全明 姜相君
参编:成 虹,蔺 蓉,曾 浩,刘元涛,王正根
页码:60-6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