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血管性高血压在我国以大动脉炎最常见,根据瑞金医院与阜外医院报道,约占40.5%~66.6%,其次为肌纤维性增生(3.8%~15.5%)和动脉粥样硬化(4%~13.5%)。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延长,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将逐渐增高,国外报道动脉粥样硬化和肌纤维性增生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二者的发生率近似,共占90%~95%。肾血管性高血压自1934年Goldblatt给狗肾动脉夹以夹钳造成高血压后,有3种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实验模型,即单肾,1夹。曾提示交感神经系统起一定作用,有短时的血压波动,因为经24小时观察血浆去甲肾 ......

——《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书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栏目: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 > 第三篇 肾脏疾病各论 > 第十四章 肾脏的血管性损害 > 第三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
作者:叶任高
参编:阳晓,刘冠贤,许韩师,方敬爱,崔极贵
页码:425-4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