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预防、预后]2﹒出血性转换对预后的影响和干预措施

出血性转化可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infarction,HI,无占位效应)和脑实质血肿形成(parenchymalhematoma,PH,有占位效应)。研究表明HI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直接原因,而PH可使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结局明显恶化。也有人进一步将出血性转化分级:H11:小点状出血。H12:多个融合的点状出血。PH1:小于梗死灶大小30%的有轻微占位效应的出血。不同类型的出血转化,对预后的影响不同,只有大血肿形成才会影响临床预后。研究发现高血压会增加t‐PA介导的溶栓后出血性转换的发生率和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十章 脑内微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 >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换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864-86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