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九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前者为慢性心功能不全代偿期,后者为失代偿期。由于失代偿期多有各器官充血(或淤血)的表现,因而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时,脾脏通常不仅不因静脉淤血而肿大,反而常因缺氧而致脾脏萎缩,但发展至心源性肝硬化时多有脾肿大。长期慢性右侧心力衰竭引起心源性肝硬化时,肝脏质地较硬,压痛可不明显,常伴黄疸、腹水及慢性肝功能损害。右侧心力衰竭者大多有左侧心力衰竭的病史。对无症状的或症状轻微的患者,主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预后,对重度有症状的患者亦宜用ACEI联合利尿剂和/或地高辛治疗。 ......

——《临床脾脏病学》
书名:《临床脾脏病学》
栏目:临床脾脏病学 > 第十五章 淤血性疾病与脾脏
作者:王国良 范建高
参编:马宏敏,王椿,尹浩然,朱菊人,邱德凯
页码:192-19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