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1. 反应-损伤假说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反应-损伤假说认为,各种“损伤”可发生于动脉壁上特殊解剖部位的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不仅包括修饰的脂蛋白,还有病毒,如疱疹病毒,以及其他可能微生物,如衣原体,都已在斑块中见到。因此,对病变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作用仍待确定。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增殖剂,能与反应细胞高度亲和,并对增殖的同类细胞有趋化性。这一假说认为,如在某解剖部位的血液流动性参与内皮损伤,内皮细胞-细胞的连接受到影响,引起细胞不连贯,导致内皮细胞收缩并暴露下面的泡沫细胞和结缔组织。因此,促细胞增殖剂有很多的机会可沉积于动脉壁上,在适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十三章 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 >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假说 > 二、反应-损伤学说(response-to-inury hypothesis)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385-3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