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脑脊液循环

该理论认为,脑脊液主要在脉络丛生成,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内产生的脑脊液沿着导水管到达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出,到达蛛网膜下腔,然后被吸收。在脑脊液循环过程中,推动脑脊液流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脑脊液产生部位与吸收部位的压力差。1964年,DiChiro首次发表了采用放射性核素扫描研究脑脊液循环的方法,同以前的染料示踪方法相比,核素为小分子示踪剂,故核素扫描可以更详细真实地显示脑脊液循环的运动模式。此后,放射性核素示踪成为研究脑脊液循环的主要方法。在脑脊液循环中,心脏搏动类似闭合电路中的电池。 ......

——《脑室外科学》
书名:《脑室外科学》
栏目:脑室外科学 > 第二章 脑室外科的基础研究 > 第十节 脑脊液动力学研究进展 > 四、影响脑脊液动力学的因素
作者:张亚卓
参编:宋明,江涛,冯华,姚维成,白玉廷
页码:56-5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