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可能在入侵部位(直肠、生殖系统、血循环中)先与单核‐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作用,然后随细胞而播散至靶器官。近年来,有关HIV致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HIV易感细胞表面病毒受体的阐明、HIV包膜蛋白gp120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病毒对组织细胞的亲嗜性、病毒的复制部位和储藏场所等。但是,HIV致病的中心环节是选择性使CD 4 + T淋巴细胞大量消耗,导致免疫功能缺陷。因此,对δ 32 CCR5变异的检测,可作为一个迅速且简易的手段,以确诊呈现延迟病程的患儿,这些患儿可能最终无需直接的抗HIV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