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肝细胞性黄疸

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其他原因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可因肝细胞广泛受损而引起黄疸。由于肝细胞病变,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结果发生黄疸,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图18‐3‐。肝细胞坏死使毛细胆管破裂,胆汁成分反流入血。4 ﹒免疫学检查血中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常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线粒体抗体阳性常支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血清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细胞癌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八篇 消化系统疾病 > 第三章 消化系统主要症状和体征 > 第二节 黄疸 > 三、黄疸的发生机制和特征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1938-1939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