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第二节 慢性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痛觉的传导通路是,外周的伤害性感受器(无髓C纤维和薄髓A δ的游离神经末梢)接受到外界的机械、冷、热或化学性刺激后,能够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引起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兴奋。并在其中枢端释放传递伤害性信息的神经递质—谷氨酸或者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作用于脊髓背角的投射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经过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信息整合后,经脊髓丘脑束上传至丘脑,最终投射至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痛觉。慢性痛的产生就是源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及其胞体— DR ......

——《实用疼痛学》
书名:《实用疼痛学》
栏目:实用疼痛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五章 慢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刘延青 崔健君
参编:于生元,李勇杰,李文志,于生元,王凡
页码:115-1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