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一、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主要引起新生儿腹泻,传染源主要为大龄儿童和成人,特别是患儿的母亲。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据认为主要与细菌在肠黏膜局部粘附引起炎症反应有关,进而导致肠黏膜微绒毛萎缩,肠功能紊乱,甚至导致肠黏膜坏死、溃疡,出现腹泻。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有时伴脱水或酸中毒,大便多呈水样,每日3~5次,呈黄色蛋花样,量多。在出现肠麻痹前腹泻加重,可出现粘液脓血便。本病可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钙、肺炎、心、肝肾功能障碍、败血症等。可给予654‐2封闭足三里,或口服胃蛋白酶、胰酶等增 ......

——《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书名:《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栏目: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 第三篇 大肠和小肠疾病 > 第一章 感染性腹泻与细菌性食物中毒 > 第三节 大肠杆菌性肠炎
作者:杨冬华 陈旻湖
参编:侯晓华,唐承薇,文卓夫,方驰华,王立生
页码:23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