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四)内界膜剥除技术

1)由于黄斑前膜及内界膜组织菲薄透明,术者只能根据反光情况及经验来识别,且与下面的视网膜组织粘连较紧,这些都无形中加大了手术难度。2)吲哚青绿染色有助于清晰分辨内界膜与玻璃体变性粘连的后皮质、视网膜表面膜、下层视网膜组织的解剖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术者一次性彻底剥膜技术,方便了术中明确剥离的范围和程度。对于Ⅳ期、陈旧性、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的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效果。凡大于300 μ m的或内界膜反光明显的特发性黄斑裂孔都应行内界膜剥除,而且在有技术保障其安全性之后,对更小、更新鲜的裂孔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册》
书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册》
栏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册 > 第十六章 黄斑部手术 > 第四节 黄斑裂孔手术 > 二、手术技术
作者:魏文斌
参编:
页码:297-30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