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五节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影响机制

由于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因此,骨质疏松对骨的影响首先在椎体表现出来。其影响机制主要是小梁骨力学特性的改变、小梁骨力学强度的下降和负重与弯腰。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另一方面是骨小梁显微结构发生退行性变。如骨小梁体积、表面密度和绝对数目的下降,骨质疏松在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松质骨的变化,横向骨小梁的减少早于纵向骨小梁的减少,继而椎体上下软骨终板及外壁骨皮质逐渐变薄,其力学构筑由于强度下降加之重力因素而变形。组织学观察到骨质疏松患者松质骨内有大量显微骨折的现象,当其达到一定数量时,松质骨的力学强度明显 ......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书名:《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栏目: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 基础篇 > 第六章 骨质疏松性骨折
作者:何成奇
参编:杨霖,李箭,毛庆,陆廷仁,丁明甫
页码:126-1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