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肝性胸腔积液(hepatic pleural effusion)

肝性胸液是指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胸膜腔积液,并能排除肺心或其它疾患所引起者,最早由Tinney和Mekay所描述,1958年Morrow等始命名为“肝性胸液”。多发生在肝功能失代偿期,常伴腹水,胸液以右侧多见。肝性胸液的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胸液。门脉高压:使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压力升高,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淋巴液外溢形成胸液。肝脏淋巴液流量增加:门脉高压时肝脏淋巴液流量可较正常增加10倍以上,导致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并超过胸导管所能引流的限度,因而使胸膜淋巴管扩张、破裂,淋巴液外溢形成 ......

——《呼吸病学》
书名:《呼吸病学》
栏目:呼吸病学 > 第四篇 呼吸系统疾病 > 第五十三章 肺外疾病的呼吸系统表现 >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 > 二、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作者:朱元珏 陈文彬
参编:VandeWoestijne,万欢英,于润江,马,毛宝龄
页码:1474-14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