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牙结石的形成机制

牙结石的量和沉积部位具有人群特异性,因口腔卫生习惯、年龄、饮食、人种、系统性疾病而不同。定期进行口腔卫生防护的人群,龈上牙结石主要局限在邻近唾液腺导管开口的牙面,量比较少,龈下牙石发生于牙周病发生牙位相符。最近有报道采用TEM研究龈上结石的超微结构,发现结石的未矿化牙菌斑区和结石区界面明显,结石在牙菌斑的基础上形成,但其持续生长不依赖于菌斑,因此推断龈上结石并非是简单的菌斑矿化,而是包括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牙结石的持续矿化和牙菌斑的成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不管怎么说,其他的一些实验提示可传染的因子参与了牙石的 ......

——《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
书名:《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
栏目:口腔生物化学与技术 > 上篇 理论篇 > 第十一章 牙 结 石
作者:李伟
参编:孙宏晨,崔福斋,段小红,甘业华,郝玉庆
页码:203-20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