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CHF治疗模式大体经过4个阶段的变化,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认为CHF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功能减退,心排血量下降及肾脏不能将过多的水分排出造成的。受体阻滞剂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阻止儿茶酚胺对心肌和血管的毒性作用,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电稳定性,上调β 1受体密度,恢复β 1受体功能,改善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因此适应和遵循CHF新的治疗模式,从传统三联治疗中解脱出来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