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淀粉样变发展的最终途径是淀粉样纤维素产物在细胞外基质沉积。其前体蛋白产生纤维素的过程似乎与多因素有关,且与不同类型的淀粉样物质不同。由于各式各样的蛋白质都可以产生淀粉样物质,诸如淀粉样P成分的协同因子在组织沉积的发病机制上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可促进纤维生成、稳定纤维或与基质蛋白结合、或可影响已形成的纤维素的代谢及蛋白水解。但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某些蛋白积聚于淀粉样纤维素内则未明。继发性淀粉样变主要见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骨髓炎,也好发于支气管扩张,此外,还好发于一些慢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及未治的家 ......

——《中毒性肾病》
书名:《中毒性肾病》
栏目:中毒性肾病 > 第二十章 内源性毒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 > 第九节 淀粉样变肾病
作者:方国祥
参编:陈德茂,俞雷,方国祥,叶朴绍,朱春玲
页码:458-45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