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四、腹部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分为Hodgkin病(HD)和非Hodgkin淋巴瘤(NHL)。研究证实遗传、病毒、化学、电离辐射和免疫缺陷等因素,或是几种因素合并作用可促使个体发生恶性淋巴瘤。如EB病毒感染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已得到肿瘤细胞培养的证实,与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亦有关系。肾移植儿童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恶性淋巴瘤发生率明显增高。恶性淋巴瘤逐渐发生广泛转移,小儿表现为消瘦、食欲不振、乏力、长期低热等全身症状。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经抗炎和抗结核治疗无效,尤其是伴有压迫症状或全身症状者,均应高度怀疑恶性 ......

——《黄家驷外科学》
书名:《黄家驷外科学》
栏目:黄家驷外科学 > 第六十四章 小儿腹部外科疾病 > 第十六节 小儿腹部肿瘤
作者:吴孟超 吴在德
参编:
页码:1958-1960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