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出血性脑卒中

1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血肿区及血肿周边区的炎性反应远较脑梗死者明显,但有关脑出血的抗炎细胞治疗方面的研究无论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均不多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祖明、席静等采用SD大鼠自体血(50 μ l)注入尾状核制成脑出血模型,然后随机分组,观察环磷酰胺和秋水仙碱、丹参、托吡酯对血肿体积和病灶区炎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发现,环磷酰胺+秋水仙碱、丹参、托吡酯治疗组的脑出血周围缺血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中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IL1及TNF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 ......

——《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书名:《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栏目:2003神经病学新进展 > 第三章 脑卒中后的炎性反应与抗炎细胞治疗 > 二、抗炎细胞治疗
作者:贾建平
参编:
页码:66-6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