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

最早进行的是有关CT感染的研究。CT生殖道感染的病理变化表明发生了迟发型超敏反应(DT H),衣原体在人类致病是与这一免疫相关的病理过程。CT仅侵犯粘膜上皮细胞,而CP可感染包括巨噬细胞、外周血细胞、动脉壁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在内的几种不同的细胞〔 4,5 〕。有报道CP感染细胞后,细胞中有关炎症细胞因子IL‐。8、T NF‐α等及粘附因子ICA M‐1表达增多,并可诱导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趋化。有关衣原体感染所造成的免疫病理损伤,现认为至少存在两种情况:①衣原体繁殖的同时合并反复感染,对免疫应答持续刺激 ......

——《儿科新进展》
书名:《儿科新进展》
栏目:儿科新进展 > 衣原体及其相关疾病研究新进展
作者:申昆玲
参编:丁宗一,王廷骇,孔晓慧,申昆玲,朱平
页码:125-1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