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2 瘤内密度变化及空洞形成对疗效评价的意义

与细胞毒药物不同,分子靶向药物多数以干扰癌细胞的信号通路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导致肿瘤生长缓慢,往往难以导致肿瘤细胞迅速死亡。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后,肿瘤最长径常无明显变化,但可出现肿瘤组织坏死、继而形成空洞。因此,依WHO或RECIST标准、根据肿瘤体积变化往往难以满意地评估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4例空洞位于瘤体中央,1例偏于一侧,形态与自然发生的癌性空洞报道不符(一般认为肺癌之空洞壁厚、腔壁不规则、洞腔偏心,多见于中央型鳞癌),提示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关。尽管其尚未纳入RECIST 1.1疗效评价标准 ......

——《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书名:《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栏目: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 2014 > 其 他 > 影像学评价抗血管生成疗效新理念:由表及里、由量到质
作者:吴一龙 秦叔逵 马军
参编:吴孟超,孙燕,李进,梁军,徐瑞华
页码:656-65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