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护理](二)蛲虫病病儿的护理

蛲虫病是蛲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多见于幼儿。蛲虫呈乳白色,细线状,长约1cm,寄生于小肠下段、盲肠、结肠和直肠。本病主要传播方式是食入含虫卵的尘埃而感染。轻度感染多无症状。当雌虫移至肛门周围产卵时,可引起肛周及会阴部瘙痒和睡眠不安。本病诊断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外,需找到蛲虫或虫卵确诊。蛲虫病治疗原则是防治结合,杜绝重复感染与驱虫治疗,本病预后良好。若被吞食,在肠道内2~4周可发育为成虫,不需中间宿主,故蛲虫病病儿为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因此必须加强对预防蛲虫传播知识的教育,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 ......

——《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书名:《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栏目: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 第二篇 内科系统疾病的护理 > 第三章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 第三节 传染病的分类护理 > 六、蠕虫感染疾病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筱敏 杨敏 魏奉才
参编:周日光,张茂宏,王占民,潘秀荣,王筱敏
页码:545-54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