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后窝乙状窦后入路是由Cushing推广的经典枕下入路的一种。Dandy于1941年改良后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以前,该入路惯用坐位,和采用中线到乙状窦的大骨窗,必要时切除部分小脑。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和显微技术的改进,手术结果也有了改善,减少致残率的较小开颅。枕下入路增强了经内听道口接近管内肿瘤。某些患者的颞骨,迷路和内听道的解剖结构使得神经外科医生不得不进入迷路,以显露肿瘤外侧部分。否则,无法接近和完全切除内听道外侧部肿瘤,导致肿瘤复发。内听道显露之前,从内耳孔测量,肿瘤大于1.5c m,用超声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