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一、非特异性免疫

病原微生物穿过体表屏障后,可向机体内部入侵、扩散。此时,机体的吞噬细胞以有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将首先发挥其抗感染作用。当感染时间较长或形成慢性炎症时,则由巨噬细胞取代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不仅可以直接吞噬病原微生物,还可通过释放多种可溶性因子加强抗菌作用。近期的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巨噬细胞TLRs受体(toll‐like receptor)的活化可以在感染局部直接启动抗微生物效应。目前认为,非特异免疫的本质是识别病原微生物所有的分子,除了其本身固有的功能外,还对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左右应答 ......

——《感染病学新进展》
书名:《感染病学新进展》
栏目:感染病学新进展 > 第四章 感染与免疫
作者:王宇明 顾长海
参编:刁庆春,万志红,于乐成,马巧玉,毛青
页码:61-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