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治疗】

多种抗血吸虫药物,如酒石酸锑钾、没食子酸锑钠等锑剂,六氯对二甲苯(血防。30066)与敌百虫、硝硫氰胺等曾先后应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中起过一定作用,但均有较严重副作用。自1977年国内引进吡喹酮后,上述药物均已被替代。吡喹酮为一外消旋化合物,由左旋和右旋光学异构体各半组成,右旋吡喹酮的毒性显著高于左旋吡喹酮。从家兔血吸虫病实验治疗观察,无论是减虫率、肝移率、虫体长度与肝脏虫卵肉芽肿等指标均以左旋吡喹酮的疗效明显优于消旋吡喹酮,而右旋吡喹酮几无作用。临床观察亦显示左旋吡喹酮的毒性较消旋吡喹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十三章 寄生虫性疾病 > 第八节 血吸虫病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739-740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