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

1958年由Harriman首先提出,指椎管内主要在脊髓髓外,有肠上皮特征的囊性占位病变,又称神经肠源性囊肿、原始中心囊肿、肠源性脊髓囊肿、胃细胞瘤。但当发育异常时,神经外胚层在穿过中胚层裂隙时遇到阻力,使两者分离不全,残存的索带附着于原始神经外胚层,使一小片原肠组织陷于发育的中胚层的椎管内,则形成肠源性囊肿或憩室。椎管内肠源性囊肿亦可简单理解为,部分内胚层原肠组织异常向后移位,穿过中胚层原椎裂隙,嵌入外胚层的神经板,在椎管内形成肠源性囊肿。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在MRI上,多位于脊髓的背侧,信号强度与CSF一 ......

——《神经外科学》
书名:《神经外科学》
栏目:神经外科学 > 第八篇 先天性和后天性异常 > 第一百零二章 椎管内囊肿
作者:杨树源 只达石
参编:WenboZhang,AndrewC﹒papanicolaou,ChuanhaiCao,钟跃,岳树源
页码:1375-13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