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孙× ×,女性,62岁,因“发作性喘息、胸憋2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息、胸憋、咳嗽,偶有白色泡沫痰,无胸背痛,无发热,求诊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诊断为“过敏性哮喘”,予“抗过敏”治疗症状无改善。后行变态反应检查“无过敏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喘定、青霉素”治疗病情趋于平稳,此后间断服用“氨茶碱、茶碱缓释片”可控制症状。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吸入“布地奈德”无效,急于当地医院求诊,给予“解痉平喘、抗感染、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分别于半年、1年、2年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