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人工授精供精者的选择

除家庭伦理问题外,另一个比较复杂和引起争议的社会问题是供精者的选择问题。实际上,自人工授精技术开始采用以来就存在选择标准的问题,而且至今尚无一致意见。20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有关“诺贝尔精子库(Nobel sperm bank)”的争议和几十年后,即20世纪末国内有关“名人精子库”的辩论就是这种争论最突出的例子。更有意思的是:为了保证供精者身体和品格上的“优良”不是一时的表面现象,缪勒主张采精后至少要有20年的观察期,才能把他们的精子用于人工授精。因此认为缪勒提出的受精者所应具有的各种品质,如认为友爱、仁慈 ......

——《医学遗传学》
书名:《医学遗传学》
栏目:医学遗传学 > 第十四章 遗传服务的伦理问题 > 第五节 辅助生殖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陈 竺
参编:陆振虞,傅松滨,陈竺,吴白燕,罗泽伟
页码:264-26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