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冠状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斑块限制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程度,主要与斑块病变的几何形态相关,包括管腔狭窄的严重程度和狭窄部位的长度,管壁的僵度或部分可伸展性,以及斑块上存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狭窄病变但顺应性尚好的动脉,在管腔内压力改变时,狭窄的严重程度和阻力可发生动态变化。冠心病人应用双嘧达莫时,可引起重度狭窄而尚柔顺的节段加重狭窄,也可使狭窄病变以远的正常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冠状动脉狭窄产生的效应取决于狭窄造成的血管阻力是否能被狭窄部位远端的小动脉扩张所代偿。原先存在的侧支血管转化为成熟的侧支血管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最 ......

——《心血管病学》
书名:《心血管病学》
栏目:心血管病学 > 第四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第五节 心肌缺血发病机制及后果 > 一、心肌缺血发病机制
作者:马爱群 胡大一
参编:牛小麟,惠汝太,马爱群,牛小麟,刘治全
页码:263-2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