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一、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种类

真菌感染可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后者主要由真菌引起的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感染,如肺、胃肠道、泌尿道等感染,严重者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肝移植患者中深部真菌病可高达50%,以白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其次为曲霉菌感染,其他病原菌还包括隐球菌和毛霉菌等。曲霉菌感染一般发生于移植术后3个月以内,一旦术后发生严重全身播散性曲霉菌感染,其死亡率接近100%,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曲霉菌感染患者几乎无生存的可能。曲霉菌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极少数全身播散性曲霉菌感染可能由于局部皮肤破损造成 ......

——《移植肝脏病学》
书名:《移植肝脏病学》
栏目:移植肝脏病学 > 下 篇 移植肝脏病学各论 > 第二十章 移植肝脏感染性疾病 > 第四节 移植肝脏真菌感染
作者:陈规划
参编:杨扬,汪根树,叶启发,朱继业,朱康顺
页码:563-5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