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致畸效应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人类出生缺陷和儿童非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脏畸形曾经被认为是多因素病因造成的,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理论研究与技术的突飞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一些基因结构和表达异常引起的,且它们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胚胎心脏前后轴的建立在心脏发育过程中是早期的决定因素之一,前向的流出道和后向的流入道结构特性确保了静脉系统与流入道以及动脉树与流出道之间的恰当连接。对视黄酸脱氢酶(视黄酸合成的关键酶)的研究表明,视黄酸缺乏与心脏畸形有关,视黄酸脱氢酶表达上调 ......

——《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书名:《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栏目: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二篇 临床分子心血管病学 > 第九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基础 > 第一节 心脏发育与致畸效应
作者:康维强 宋达琳 葛志明
参编:俞冬熠,季晓平,张梅,管军,康维强
页码:223-2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