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诱发性胃癌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gastric carcinoma)

常用甲基、硝基、亚硝基(MNNG)和甲基胆蒽(MC),前者为多环碳氢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还能使组织产生氧化氮而加重细胞恶性转化。后者是强烈的直接致癌剂,其不依赖于酶的代谢作用,直接作用于胃肠道黏膜,尤其口服对胃有较高的致癌特性。利用多因素诱发的大鼠胃癌模型与临床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更接近,周期短,诱发率较高。2 .陈云逸.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3 .龚张斌,陈涛.胃癌动物模型制作概况.肿瘤学杂志,2002,8. ......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书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栏目: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 第二篇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各论 > 第十三章 肿瘤病动物模型 > 第二节 食管、胃、胰、肠癌动物模型
作者:施新猷 顾为望
参编:
页码:348-34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