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二十一、泡囊并殖吸虫

1974、1977年以本虫种囊蚴喂食小犬,在犬肝脏内发现虫囊,内含成虫。经与各地的斯氏并殖作比较后,认为本虫属斯氏并殖一系,但和斯氏并殖有别,根据排泄囊的特点而取名。模式产地为四川省青川县,在广东省、福建省亦有发现(图4‐。在两个吸盘间混生型比较明显,单生棘多数呈纵裂或具裂痕,2~3支组成的群生型较常见。卵巢分支细而多,位于腹吸盘右下方,和后者有一定距离,大小为0.690mm × 0 ﹒ 931mm,子宫盘曲与卵巢相对。后尾蚴的排泄囊可见到两个特点,一是宽大,内容物松散,二是排泄囊直达肠叉后,不似斯氏并殖 ......

——《实用肺吸虫病学》
书名:《实用肺吸虫病学》
栏目:实用肺吸虫病学 > 第四章 并殖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 > 第三节 我国主要并殖吸虫虫种的形态特征
作者:沈一平
参编:邵向云,李友松,蒋作君,严涛,章子豪
页码:61-6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