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敌鼠中毒

本品为20世纪80年代后广泛使用的杀鼠剂,城市中统一灭鼠行动多选用其钠盐粉剂。其毒理作用为其化学结构类似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的作用,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延长,导致皮下和内脏出血。多见经由消化道中毒,一般第3天出现症状,但潜伏期愈短,症状则愈严重。轻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昏、乏力和低热等,重度则有意识障碍,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鼻衄、牙龈出血、咯血、黑便、血尿、皮肤紫癜甚至蛛网膜下腔出血,女性可出现阴道流血。3 ﹒当病人出现肝、肾功能明显损害、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应正确判断,及时处理。 ......

——《内科治疗学》
书名:《内科治疗学》
栏目:内科治疗学 > 第十一篇 理化、生物因素所致疾病 > 第四章 农药、杀虫剂中毒 > 第三节 杀鼠剂中毒
作者:孙明 杨侃
参编:李学渊,欧阳颗,陈服文,丘万服,杜万红
页码:1018-101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