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六节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因为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正常的造血代偿而发生的贫血。红细胞在血循环中要保持其可塑性和完整时,需要维持正常的代谢,而三磷腺苷(ATP)是保持红细胞完整所必需的物质,红细胞结构要正常,特别是珠蛋白肽链的量和质要正常,红细胞膜的结构也必须正常,其中最重要者为钠钾泵ATP酶。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创伤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感染因素(如疟疾、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败血症等)、物理因素(如严重烧伤、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化学因素(如铅中毒、磺胺药等)、生物因素(如 ......

——《内科治疗学》
书名:《内科治疗学》
栏目:内科治疗学 > 第六篇 造血系统和血液疾病 > 第一章 贫 血
作者:孙明 杨侃
参编:李学渊,欧阳颗,陈服文,丘万服,杜万红
页码:651-65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