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砷对皮肤的毒性

人类可以通过饮水、呼吸等途径接触砷化合物。砷进入体内可与GSH结合发挥毒作用,其主要的靶作用器官是皮肤,表现为皮肤有色素异常,特点为躯干部密集色素斑与淡白色脱色斑点交错混合出现,呈网眼状,砷角化发生在手、足部,以对称性多发性点状角化或鸡眼状角化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乳头瘤状增生具有局灶性角化不全为特征,细胞形态正常,属良性型角化,躯干部砷角化为棕褐色角化斑,以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显示于皮肤干燥、粗糙、头发脆而易脱落,掌及趾部分皮肤增厚,角质化,最后出现皮肤癌,癌变潜伏期30~50年。 ......

——《重金属危害与食品安全》
书名:《重金属危害与食品安全》
栏目:重金属危害与食品安全 > 第一篇 概述 > 第二章 重金属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 第四节 砷毒的危害、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表现
作者:张东杰
参编:
页码:4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