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肠黏膜有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变化。坏死组织失去正常光泽,色灰白或被胆汁染成黄绿色。由于坏死组织逐渐崩解脱落、形成溃疡。溃疡面坏死组织已完全脱落干净,并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然后由溃疡边缘的上皮再生覆盖而愈合。由于上述肠道病变,临床上每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及右下腹轻压痛。粪便细菌培养在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高,在第3~5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5%。由于临床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以上四期的病变极不典型。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二章细菌性疾病 > 第八节 沙门菌感染 > 伤寒及副伤寒 >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作者:张永信
参编:李兰娟,潘孝彰,卢洪洲,盛吉芳,王宇明
页码:22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