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抠剥皮肤行为(和行为造成的自残),反映了患者内心被压抑的对权威双亲的愤怒,通过自我毁灭来向权威表达自身的存在。存在“傲慢或挑剔”的家长也被认为是儿童期发生抠皮肤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他可能的触发因素还包括婚姻冲突、早年或近期的亲人死亡、意外怀孕。最近有学者提出,患者可能耐受应激的能力受损,从而通过抠皮肤行为的增加来应对压力。但对其他病理性修饰行为(例如,拔毛癖)的影像研究提供了有助于了解病理性抠皮肤的有用信息(详见第九章“病理性拔毛发”)。 ......